“電動濾水器”如何成為水電站循環水系統必備產品?
幾年前,“電動濾水器”產品安裝使用,并非目前狀態對于水電站來說是必備產品,一方面用戶對電動濾水器不是很了解,對產品的技術性能、質量保持一定的懷疑態度,另外一方面對于新推出的電動濾水器產品總是要有一個先吃螃蟹的人,對于中國人來說,不缺少的就是跟風效果。所以只有大家都用了電動濾水器,有人說了這個產品效果非常好,質量可靠,技術領先等等,才會有其它用戶使用。那么從哪些方面,如何讓“電動濾水器”成為水電站必裝產品?舉例說明:
水電站技術供水系統中,電動濾水器的堵塞造成了水系統一設備的頻繁倒換操作、閥門磨損、失效和發電機運行溫度過高等問題,直接影響著電力生產的安全運行和經濟效益。各個電站為了尋求過濾性能好,操作維護方便,自動排污能力強的濾水器,做了大量的工作。
葛洲壩水力發電廠根據長江復雜的水質及含渣成分的特性,電動濾水器基礎上進行改型而研制的復合型電動濾水器,既有徹底清排沉積雜物的能力又有排泄較大的浮渣的效果,較好地解決了老式濾水器的易堵塞問題。
經過葛洲壩電站l年多的運行實踐證明,效果極為顯著,適應于任何復雜水質的水電站和其他供水系統進行水質過濾處理。問題的提出葛洲壩電廠是長江上的徑流式電站,全廠共有2臺170MW和19臺125MW的軸流轉漿式機組,設計水頭為18.6m,技術供水系統采用的是單機單元自流與加壓混合供水方式,每臺機組設上游與蝸殼兩個取水口,兩臺加壓泵,兩個電動濾水器。當機組運行水頭大于15m時,采用自流供水方式,低于15m或者供水水壓降低時,采用加壓供水。
電動濾水器原設計是旋轉式,設旋轉濾筒,內孔進水,外壁出水,可旋轉清污。但是,長江水質混濁、惡劣,在汛期大含沙量可達10.5kg/n尹,并夾帶有大量的浮石、泡沫、秸根、樹棍、樹根、塑料制品等雜物,使濾水器投運以后因負荷過大,根本轉不起來。全廠21臺機組的電動濾水器均拆除旋轉機構,間隔割孔串通以增大過流面積,變旋轉式為固定式,結果使濾水器汛期堵塞嚴重。長期以來,葛洲壩電廠解決技術供水系統淤堵問題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定期進行正反向供水倒換以對濾水器進行反沖排污。
近年來,長江水質持續惡化,在汛期,泥沙及漂浮物增多,原來在訊期每周一次的倒換操作,增加到每天一次甚至數次,其中20F、ZIF等靠右岸的機組,在汛期達到每Zh進行一次倒換操作。有時侯,反沖解決不了問題,只能停機對濾水器分解進行人工清渣及清掃濾網。頻繁的倒換操作又造成電動閥銅螺母、閥桿磨損,閘板卡死或脫落,加壓泵損壞等設備失效拼事故,終導致整個技術供水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的惡性循環。江電廠14臺機組因供水系統的倒換操作達40000多項,全年因濾水器堵塞、電動閥處理而被迫停機的次數達27臺次,停運損失電量約2000萬kwh,給電廠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由此可見,電動濾水器的堵塞、頻繁的倒換操作是水系統不能可靠工作的根源,研制能可靠排污、全自動濾水器已迫在眉睫。電動濾水器的發展現狀在我國大多數老電站的濾水器無非是采用固定式與旋轉式兩種結構。固定式結構簡單,但效率低下、排污困難。旋轉式可在運行中清污,由于自動控制技術與材料科學的發展,現在大多數電廠采用的是電動濾水器。雖然電動濾水器在原理方面大同小異。但是在旋轉的方式、排污的方式、進出水的方式、材料、結構等各方面有著千差萬別,可靠性當然也千差萬別。